31

《湿地保护法》6月1日正式实施

2022/8/1



隐隐青山水草荣,氤氲湿地悦神清。

啾啾禽鸟归佳处,尽享春光景色盈。


  诗中描写的湿地景象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自古以来,江海湖泊、水田河滩都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

  不仅如此,湿地还具有通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储碳固碳等重要生态功能,对维护生态、粮食和水资源都具有重要作用,也被称为“地球之肾”。


◆ 湿地保护意义







安徽湿地知多少



  湿地二调口径:
  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四大类。湿地总面积104.18万公顷(不含水田面积),相当于安徽省国土面积的7.47%。

  国土三调口径:
  面积4.77万公顷。其中,灌丛沼泽0.01万公顷,占0.15%;内陆滩涂4.74万公顷,占99.42%;沼泽地0.02万公顷,占0.43%。


《湿地保护法》解读

  我国此前涉及湿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主要侧重于单一要素或单一功能的保护,缺少对湿地生态空间,湿地要素生态功能的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统管管理。

  6月1日起,《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弥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生态短板。湿地保护法是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分为总则、湿地资源管理、湿地保护与利用、湿地修复、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共7章65条。


  01/什么是湿地/
  该法明确定义: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除外。
  “除外”原因: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现实需要,尊重历史和现状,立法的协调发展原则。



  02/湿地管理体制/
  国务院林业草原主管部门负责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负责湿地保护规划和相关国家标准拟定、湿地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国务院自然资源、水行政、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承担湿地保护、修复、管理有关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管理工作。

  03/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和名录制度/
  国家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将湿地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所谓重要湿地包括国家重要湿地和省级重要湿地,重要湿地依法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根据该法第26条,对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符合湿地保护要求的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等活动。

  04/湿地保护与利用明确禁止/
  1、禁止开(围)垦、排干自然湿地,永远性截断自然湿地水源。
  2、禁止擅自填埋自然湿地,擅自采砂、采矿、取土。
  3、禁止排放不符合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其他污染湿地的废水、污水,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4、禁止过度放牧或者滥采野生植物,过度捕捞或者灭绝式捕捞,过度施肥、投药、投放饵料等污染湿地的种植养殖行为。
  5、禁止向湿地引进和放生外来物种,确需引进的应当进行科学评估,并依法取得批准。
6、禁止其他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行为。

  05/湿地修复/
  破坏湿地,不只是交罚款了事,还得限期按要求修复,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湿地修复工作,恢复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
  因违法占用、开采、开垦、填埋、排污等活动,导致湿地破坏的,违法行为人应当负责修复。建立健全湿地修复方案编制和审批以及湿地修复验收、后期管理、修复效果评估等制度,加强对湿地修复的全过程监督。

  06/法律责任/
  根据《湿地保护法》,擅自占用国家重要湿地,限期修复湿地,处每平方米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每亩罚666万余元。
  《湿地保护法》开始实施后,表示今后对湿地的保护有法可依,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逐条对照法律规定,严格落实各项法律制度,用法治新动能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提升湿地生态功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